《人世间》的教育观:好家教都遵循这样的规律
最近,热播年代剧
《人世间》迎来了大结局
不少网友认为
此剧可与《觉醒年代》等媲美
《人世间》
是一部写实主义剧作
为何会在社交媒体上
衍生出大量讨论?
什么样的剧情
吸引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目光?
该剧主要讲了居住在东北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塑造了一群在历史大潮中起起落落的平民形象。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周姓一家人,按照每家只留一个孩子的政策,长子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建设兵团,姐姐不辞而别后,小弟被动留在城市的故事为开篇。后来的剧情,涵盖亲情、爱情和友情故事,让观众通过一户人家半个世纪内的生存繁衍、命运转折中,体会时代这只大手沧桑厚重的力量,让人们看到普通人也可以肩扛责任、过上正直而有自尊的生活。
今天
小编也当一回剧迷
和大家一起聊聊
《人世间》与我们的“距离”
↓↓↓
01
中国式父子的缩影
《人世间》中,小儿子周秉昆与周父的两场剑拔弩张的争吵,由于过分真实在不少人心中激起强烈共鸣。明明互相在意却偏要彼此否定,渴望理解却话赶话争得面红耳赤,让不少中国家庭看到了自家的影子。
“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一句流传甚广的歌词,成了很多父子的真实写照。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年少倔强;明明饱含爱意,却从不事声张;满意深藏心底,批评常挂嘴上……
好多父子之间
不只是拧巴、疏离
很多人形容
自己与父亲的关系
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点燃战火的,可能是父亲一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可能是吝于赞赏肯定却总拿着放大镜挑错。战火也在孩子寻求认可、渴望尊重、追求自我的挣扎中越烧越旺。
事实上,刨除极端个案,大部分家庭里哪有那么多不可调和的是非对错,之所以难相处,很大程度上是双方缺乏沟通,以及不善于沟通所致。有人说,父爱像禅,不方便问、不容易说,只能领悟。沉默、严厉,很多人给自己的父亲贴上这样的标签。
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是内敛的父亲表达爱意的方式。“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儿子的表达同样的隐忍克制。
有时候
爱之深责之切的父辈
还极有可能打着爱的旗号
过度干涉孩子的人生
一个不问、一个不说
对抗情绪
就这样在日积月累中堆高
父子间越发疏远
诚然,严厉、沉默不代表不爱。时光流转、角色变迁,不少人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渐渐读懂沉默背后的脉脉温情、看见坚强背后的脆弱和艰辛。也有父辈会在看到一直放心不下的孩子已经成长为生活的勇士、挑起生活的担子时欣慰放手。针尖对麦芒的紧绷总会随着一方的撤退而土崩瓦解,达成与过去、与彼此的和解。这是生活的温情所在。
文学、影视作品
喜欢设置尽释前嫌的环节
但生活
往往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情节
现实中,长久的疏离哪能轻易跨过时间的河流,更多的理解也不一定能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亲密关系里的创伤,很可能成为彼此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还有,伤害就是伤害,不是所有的误解都终能消弭,不是所有的遗憾都有机会弥补。这也是生活的残酷之处。
显然,在亲子关系的拉锯战中,没有人是胜出者。如今,这样的议题得到了更多的探讨,也引发了更广泛的思考。或许,放下彼此的评判标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好好说爱,松弛的关系会让彼此的联结更加紧密。
02
最不出色的孩子
不是所有的家庭,全家人能够时刻整整齐齐在一起……
在该剧中,周父一直渴望再照一次全家福,但自己常年在外打拼,因为种种不凑巧,这个看似简单的愿望,到最终周父逝世时也没有实现,这让人不免感慨光阴易逝、世事无常,对于现实生活中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总觉得父母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陪伴的人,不啻为一种提醒。
全剧最大的“泪点”,是周父去世前那个晚上,一家人躺在炕上的最后一番对话。三个孩子问父亲,他眼中哪个孩子最好。这一幕让人回味无穷,也让人心酸不已。
在世俗成就上,主人公周秉昆是周家“最不出色”的孩子——学习不好、工作一般……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不“出色”,才放大了周秉昆奋斗乐业、敢于担当、孝顺父母等优秀品质,塑造出一个了不起的小人物。没有太大本事的普通人,却成为对家庭和亲人付出最多的“好人”。
作家梁晓声说,不论在任何时代,尤其是在特殊年代,都需要“好人”多一些。至于“好人”的标准——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
03
周家人的教育观
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就有教育。周家三代人近50年的奋斗历程,让我们看到个人发展与原生家庭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观剧过程中
小编也没闲着
从周家两代人的故事入手
总结出几条因果规律
关于家庭教育
↓↓↓
家风正,子孙兴
整个光字片,大部分人是穷困且卑微的,只有周家例外。周家出了一位市长、一位教授、一位导演、一个妇产科主任,以及4个清北学霸。就连只有小学文凭的秉昆,也是“六小君子”中的核心人物,刚从牢里出来就被朋友们簇拥着“带领大家搞搬家公司”。
周家“大家长”周志刚只不过是一个常年在外支援祖国建设的普通工人,他的子孙后辈为何这么优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兴衰的“根”和“源”。细观周家三个孩子,秉义的大义、秉昆的忠厚、周蓉的热烈,以及二儿媳郑娟的坚韧,均能在周父、周母身上找到影子。“仁义大气”的家风将周家与其他家族区分了出来。
反观其他家庭
↓↓↓
国庆家爱抱怨,所以家宅不宁,老公公跟儿媳闹别扭后冻死在寒冬里,孙子也没考上大学。春燕家世故、心眼多、爱算计,最后被一帮老友所不齿,孩子考失利后还来了一场离家出走的闹剧。赶超家善良、知恩图报,时代虽然给了他们穷困的命运,但第三代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好的专业,走在了翻身的路上……
家风正,子孙兴;家风不正,祸患必生。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对孩子的影响,做好孩子的榜样。家风不正,再多的教育也是徒劳。
一个好妈妈,能旺三代人
周家有两个好妈妈:周母和儿媳郑娟。
剧情的前半段,留守在家的周母堪称周家的“灵魂人物”,儿女的信件、电报,周父的近况,都通过她来串联,来往信件中寄托了她多少爱与期盼。
周蓉只提过一次想要一件红毛衣,周母就每年为她织一件。
一家人虽然天各一方,浓浓的亲情却时刻环绕心间。周家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几乎没有红过脸,是妈妈教给了他们爱与温暖。《母亲的影响力》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周母是这段话最好的注解。
后来,周母因脑血栓后遗症时不时犯糊涂,郑娟又撑起了家的大后方。全家人的吃喝拉撒、孩子们学习的督促,也是她亲力亲为,堪称周家第三代人的“共同妈妈”。
周秉昆8年牢狱之灾和出狱后一蹶不振,都是郑娟挑起大梁,确保天不塌、家不散、孩子安心读书。
一个家族的安乐,一半功劳归功于在外打拼的人,另一半归功于在家照顾老小的妈妈们。她们做着最不起眼的活,却发挥着最强大的后勤保障作用。一个好妈妈,能旺三代人。
平凡的孩子,是来报恩的
周家最有出息的孩子莫过于周秉义:北京大学哲学系高材生,有头有脸的市长,岳家也给力。作为女婿和领导他是合格的,上为民请命,下为岳父母尽孝。唯独作为儿子,他不合格:既没有时间伺候双亲于跟前“养口体”,也没有兼顾老父亲的尊严“养心智”,由着身居高位的岳父母不见亲家,甚至不如街坊邻居,他们尚且在父母生病时照顾一二。
同样出息的还有女儿周蓉,北京大学中文系才女、最年轻的教授,可她不但没有照顾父母,反而为全家添了不少麻烦。
优秀孩子的世界更大,也更远,可能一年见不了父母几次面。反观小儿子周秉昆,虽没有大出息,却能守在父母跟前尽孝。
周母脑血栓昏迷的两年,周秉昆和郑娟为母亲穿衣喂饭、端屎擦尿,将其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周父病倒时,也是秉昆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在父亲渴了、饿了、想抽烟时,鞍前马后地伺候。连时不时犯糊涂的周母都知道:秉昆比哥哥姐姐强,他在家,心里就踏实。
想起一位校长的刷屏言论:“平凡的孩子是来报父母恩的,他们可以常伴父母左右,今天载父母吃牛肉丸,明天载父母吃海鲜,让父母安享晚年。而优秀的孩子,将来去更大的地方发展,见面只能靠视频……”
所以,请珍惜你身边那个资质平平的孩子吧!守在身边的孩子虽然平凡,却能带给父母踏实的幸福。
越是最亲的人,越要好好说
《人世间》最吸睛的一场戏,莫过于秉昆跟父亲吵架。
事情源于哥哥姐姐考上北大,一起回家拜年。整个片区就出了他们两个大学生,所以周父很骄傲,领着三个孩子出来跟乡亲们拜年,顺便显摆一番。
然而,哥哥姐姐有多光鲜,平凡的秉昆就有多黯然。父亲不但没有照顾他的情绪,反而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对他一通爆训——
“从小你哥你姐学习好,而你呢?你的成绩永远是倒着数……”
“就算没有家务事拖累你,你能考上吗?”
这一刻,周秉昆的尊严被彻底撕碎。他脸上全是震惊、愤怒、委屈、失望、难以置信!父亲的“伤口撒盐”让周秉昆痛心,气得他很多年不理父亲,连搬家也不告诉父亲。多年以后,伤心欲绝的老父亲弄清原因后,哭着骂着向秉昆道了歉。
明明爱孩子
可说出的话
却好像在怪孩子
这就是很多父母的说话方式
很多观众都称
太真实了
↓↓↓
平心而论,周父已经算是那个年代比较有格局的父亲了。他也多次夸周秉昆是三个孩子中“最满意的”,这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误会。只是,他看到周秉昆闹情绪就生气了,吵着吵着就上火了、不管不顾了。
越是最亲的人,越了解你的痛点,所以才越容易说出最刺痛人心的话,什么话难听说什么,哪儿疼戳哪儿。家是爱的港湾,最好的情绪应该留给最亲的人,比如父母,比如孩子。越是最亲的人,才越应该有话好好说。
再苦再难
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周家最不讨喜的后代,大概就是玥玥。她任性、自私、薄情、叛逆,从来都只考虑自己。许多观众忍不住感叹——忠厚仁义的周家人怎么养出这样一个孩子?回顾一下她的成长史会发现,其实她也是一个可怜孩子。
小时候,父母不方便带她,她跟着舅舅、舅母长到16岁,直到舅舅家再也没法住了才被迫回家。她发誓:以后自己有孩子了,不管多难,都要把孩子带到身边。虽然舅舅、舅母从未亏待过她,可父母不在身边,她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她总觉得自己只是父母名义上的孩子,没有亲情。所以她妈妈说什么她根本不在乎,不服管教。后来,她成50多岁老男人家庭的第三者时,也不在乎父母是否受伤。
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
“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父母只管生不管养和育,就是渎职。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若与父母有过明显的分离期,就会造成“亲子中断”创伤,给孩子造成低自尊、没有归属感,情感脆弱,难以与人建立信任关系。而7岁之前正是孩子性格塑造、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几乎构成了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缺席孩子成长的父母,失去的不仅是孩子的童年,还有孩子与你的亲密关系,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这个期限,后面很难再弥补回来。
不读书的代价
要用一辈子来偿还
《人世间》中最令人唏嘘的角色,莫过于周秉昆和他的朋友“六小君子”。“六小君子”起点相同,都是普通工人。唯独不同的是,吕川和向阳爱学习,政策好转后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吕川进入仕途,一路升到中纪委。向阳则成了年入数十万的工程师。此时二人的见解、格局已不同于4位老友,也有了各自不同的社交圈。他们要么不参加六小君子聚会,要么勉强加入却再无共同语言。
文凭只是薄薄一张纸,却能划出一条深深的鸿沟,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赶超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临死前对孩子千叮万嘱——
这是一个吃一辈子苦的父亲对儿子最后的嘱托,也是他挣扎半生最深的感悟。不读书,时代淘汰你的时候根本不打招呼。所以要告诉孩子,生活不易,一定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唯有学识做底蕴,才能扛住时代的洪流,改变平庸的命运。
《人世间》用50年的生活变迁史告诉我们:人一生的宿命,根源于原生家庭;孩子的未来,藏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要做的是,正家风、敬父母、爱稚子,将温暖良善、积极向上的美德代代传承。愿我们的孩子活成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有情、有义、有责任、有担当。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